今年入汛以來
極端降雨頻發(fā)
遭遇暴雨、洪澇如何應對?
雷電天氣該如何避險?
駕車涉水需注意什么?
不慎溺水應如何自救?
7月12日
應急管理部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出品的
《全民安全公開課》直播第二期

暴雨、洪澇來襲,如何避險?
4月1日起
天氣預報是如何出爐的?
看懂暴雨預警
6月24日,中央氣象臺發(fā)布今年來首個暴雨紅色預警。紅色預警意味著什么?我國中央氣象臺共發(fā)布過幾次暴雨紅色預警?一起學習↓
■ 不要前往橋底、地下室、地下倉庫、地下商場等低洼地區(qū);
■ 盡量減少外出,如必須徒步出行,可攜帶一根長桿探路,避免掉進缺失井蓋的下水道;
■ 居住在低洼地帶的居民,家中應提前備好應急包,密切關注當地相關部門發(fā)布的避險提示。
“暴脾氣”的強對流天氣
如何應對?
3月31日凌晨
江西南昌突發(fā)強對流天氣
風力高達11級
造成4人死亡10余人受傷
安徽黃山飛來石區(qū)域發(fā)生雷擊
致碎石飛濺,13名游客受傷
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、鄄城縣等地
突發(fā)強對流龍卷風自然災害
致5死83傷
......
一件件死傷事件背后
既有強對流天氣等
大自然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
又有防范措施缺失等人為因素的疏忽
遭遇大風天氣,如何避險?
氣象部門將風力分為0級到17級,共18個等級。通常,當瞬時風速達到或超過8級(17.2m/s)時稱為大風。
大風來襲,小心出門有“風”險↓
遭遇龍卷風,如何避險?
龍卷風多發(fā)于夏季的雷雨天氣,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,龍卷風的來臨常伴隨黑色低云、積雨云,還有電閃雷鳴。此外,冷風、大雨和冰雹,往往也預示著龍卷風的發(fā)生。
遇到龍卷風該怎么辦?戳視頻學習↓
遭遇雷電,如何避險?
車輛落水如何快速逃生?
進入汛期
強降雨天氣頻發(fā)
車輛涉水被困風險隨之增加
一旦車輛落水
由于發(fā)動機熄火、水壓迅速上升等原因
車門往往難以直接打開
若缺乏正確的逃生技巧
極易造成悲劇發(fā)生
雨天駕車涉水要注意什么?
暴雨、短時強降水容易造成道路積水,為防止車輛陷于水中,駕車出行遇積水路段,應牢記“一看二探慢通過”原則。
車輛落水如何自救?
如遇車輛落水,第一時間正確自救,可大大提高逃生幾率。
■ 第一時間解鎖:車輛入水時電路不會立即失效,應快速解開安全帶、解鎖車門、車窗,在車輛完全沉沒前迅速逃離。
■ 找準開門時機:若車身已完全被水淹沒,極大的水壓會使車門、車窗無法打開,應等待水從車輛縫隙中涌入,待車外與車內水位持平,內外壓力對等后,再打開車門。
■ 使用安全錘:正常方法不能打開車門、車窗時,可用安全錘垂直擊打側面車窗四角逃生。
遭遇溺水,如何自救?
汛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(fā)期
需警惕水庫、塘堰
溝渠、河流、湖泊等水域
切勿在缺乏安全設施
水域不明的情況下
冒險下水游泳
不會游泳的人落水如何自救?
1. 三不要:不要慌張;不要隨便亂抓;不要胡亂呼喊。
水中抽筋如何快速自救?
1. 腿抽筋:游到岸邊或抓住漂浮物;深吸一口氣潛到水下掰直腳,再用力往外踹。
2. 手指抽筋:手握成拳,反復抓握,再用力張開。
全網關注的“死亡V字流”
究竟有多兇險?
6月2日
兩名驢友在浙江臺州石人峽
橫渡野外溪流的過程中
不幸落水失聯
6月4日
兩名失聯驢友被搜救人員找到
經確認,已無生命體征
這一事故背后
什么是“死亡V字流”?
一般情況下,通過激流時,涉水者身上至少有兩根安全保護繩索:
■ 一根短繩(基礎保護繩)連接渡河主繩,防止渡河者被水流沖走,起到基礎的保護作用;
■ 另一根為牽引保護繩,由岸上保護人員牽引,一旦發(fā)生意外情況可以將涉水人員牽引回岸邊,保證安全。

遇“死亡V字流”能否脫險?
面對“死亡V字流”這一險情,有脫險的可能嗎?一起了解↓
防災科普、久久為功
一起關注《全民安全公開課》
掌握應急避險知識
共筑汛期安全之堤
來源:國家應急廣播